教师资格

首页 > 教师资格 > 阅读资料 >

2020滨州教师资格考试:“遗传物质的探究实验”

滨州中公教育 2020-04-22 16:17:18 中公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滨州中公教育提供阅读资料供考生参考,收藏关注滨州中公教育(bzzgjy)网站公众号及时获取考试资讯。

[备考交流群] [招聘汇总] [公告汇总] [课程活动]


大家都知道高中生物教材必修二为“遗传与进化”,对于遗传我们都知晓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而我们对于DNA分子的结构以及DNA的复制较为熟悉,但是在复习的过程中往往会忽略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究实验的学习,但是这一部分在考试过程中出现的频率也比较高,而这一部分涉及实验较多,所以掌握其实验间的联系以及考察频率及考察类型就至为重要。

首先针对于这一部分内容包含四个实验,这一部分内容经常以选择题的形式进行,主要考察的一个大的方面时实验与科学家以及实验结论的一一对应。具体见下表。

另外针对于每一个实验也有些具体的考察要点:

1.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

S型菌菌落光滑、有荚膜、有毒性;而R型菌菌落粗糙、无荚膜、无毒性。

2.噬菌体的侵染实验

对于此实验是在考试过程中考察最多且相对难度较大的实验,考查形式主要是选择题,出题的方向主要是对于实验步骤及实验现象进行辨析,例如:

A.将普通的噬菌体放在含32P的培养基中培养即可得到含32P的噬菌体?

B.用含32P的噬菌体侵染细菌,最后在上清液检测到放射性的原因是侵染时间过长或过短?

C.用含32P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离心后沉淀物中放射性较高?

相信看到这大家对考察的方向有了一定的了解,所以需要大家理解其实验原理,才能最大程度降低错误率,我们将具体考察要点呈现如下:

(1)实验步骤

①用含32P和35S的培养基培养细菌,得到含32P和35S的细菌。

②用噬菌体侵染细菌,得到含32P和35S的噬菌体。

③噬菌体侵染细菌(保温)

④搅拌(使细菌表面的噬菌体外壳脱落)

⑤离心(保温)

(2)实验结果

含32P的噬菌体侵染细菌:沉淀物中放射性较高,上清液中放射性较低。

(上清液中有放射性的原因:侵染阶段保温时间短,部分噬菌体还没有侵染;离心阶段保温时间过长,噬菌体在细菌中释放子代)

含35S的噬菌体侵染细菌:上清液中放射性较高,沉淀物中放射性较低

(沉淀物中有放射性的原因:搅拌不充分,少量含有35S的噬菌体吸附在细菌表面,随细菌离心到沉淀物中)

相信通过以上的分析,能够对各位同学有所帮助,希望各位同学考试成功!


(扫一扫加入滨州中公教育微信)


关注滨州中公教育微信号:bzoffcn,获取相关考试资讯。更多信息请访问滨州人事考试信息网

 猜你喜欢

查看更多

 大家都在看

备考公开课
山东公职类备考公开课
点击查看

教师资格<

招考信息

考试公告 报名入口 准考证打印 成绩查询 面试公告 资格认定公告 考试动态 信息汇总

报考指导

阅读资料

考试题库

各项目入口一键直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