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卫生

首页 > 医疗卫生 > 阅读资料 >

2020医疗招聘考试临床学资料:丹毒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法以及诊断

滨州中公教育 2020-05-24 09:44:39 中公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滨州中公教育提供阅读资料供考生参考,收藏关注滨州中公教育(bzzgjy)网站公众号及时获取考试资讯。

[备考交流群] [招聘汇总] [公告汇总] [课程活动]


丹毒是一种累及真皮浅层淋巴管的感染,主要致病菌为A组β溶血性链球菌。诱发因素为手术伤口或鼻孔、外耳道、耳垂下方、肛门、阴茎和趾间的裂隙。皮肤的任何炎症,尤其是有皲裂或溃疡的炎症为致病菌提供了侵入的途径。轻度擦伤或搔抓、头部以外损伤、不清洁的脐带结扎、预防接种和慢性小腿溃疡均可能导致此病。致病菌可潜伏于淋巴管内,引起复发。

一、临床表现

临床上常将网状淋巴管炎称为丹毒,起病急,病人有畏寒、发热、头疼、全身不适等症状。皮肤出现鲜红色片状红疹,略隆起,中间颜色稍淡,周围较深,边界清楚。局部有烧灼样疼痛,红肿区可有水疱,附近淋巴结常肿大、有触痛,感染加重可导致全身性脓毒症。丹毒可复发,下肢丹毒反复发作可引起淋巴水肿,甚至发展成“橡皮肿”。

二、治疗

1、全身治疗:原则上为去除诱发因素,积极治疗原发病灶,全身症状严重者可给予必要的支持疗法。

2、抗生素治疗:首选青霉素,可静脉或肌肉注射,体温恢复正常后仍要坚持治疗2周左右。磺胺类药物或其他抗生素也可应用。

3、局部治疗:原则为消炎,局部可选用各种抗生素软膏、丹毒软膏、20%鱼石脂软膏或纯鱼石脂贴敷。患部周围可涂2%碘酊或用0.1%依沙吖啶(利凡诺)溶液湿敷。

4、对慢性复发性足癣及以下肢静脉曲张为其病因者,氦氖激光、紫外线及浅层X线照射治疗有效,链球菌抗毒素局部注射可预防复发。

三、鉴别诊断

1.接触性皮炎:有明显的刺激物及过敏性物质接触史,皮损发生在接触部位,境界清楚,瘙痒明显,病人无全身症状。

2.蜂窝织炎 :为细菌侵入皮下组织引起的急性炎症,炎症浸润较深,可有深部化脓、红肿,境界不清,炎症中央红肿最著,破溃后可排出脓液及坏死组织。

3.血管性水肿 :发病及消退均较快,局部潮红不明显,无明显性水肿,自觉症状较轻,无全身症状。

4.癣菌疹 :发于小腿部的癣菌疹,常呈红斑样,水肿不明显,足癣症状减轻或治愈后症状即随之消失。

5.类丹毒 :有接触家畜、鱼类或屠宰工作中受伤史,损害多发生于手部为紫红色,不化脓,不易发生水疱,往往没有明显的全身症状,猪丹毒杆菌培养及接种试验阳性。


(扫一扫加入滨州中公教育微信)


关注滨州中公教育微信号:bzoffcn,获取相关考试资讯。更多信息请访问滨州人事考试信息网

 猜你喜欢

查看更多

 大家都在看

备考公开课
山东公职类备考公开课
点击查看

医疗卫生<

招考信息

报考指导

阅读资料

考试题库

各项目入口一键直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