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

首页 > 教师资格 > 招考信息 > 考试公告 >

2019下半年高中语文教师资格证面试试题(精选)第四批

2020-01-06 11:27:02 中公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滨州中公教育提供阅读资料供考生参考,收藏关注滨州中公教育(bzoffcn)网站公众号及时获取考试资讯。

 

[备考交流群] [招聘汇总] [公告汇总] [课程活动]

本次教资面试试题来源于学员回忆与真实试题存在偏差,仅供参考。

高中语文《短歌行》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早在十年前,老师曾听过一首京剧韵味十足的通俗歌曲,歌曲名字叫《说唱脸谱》。其中有几句唱词,老师到现在还记忆犹新。这里为大家清唱一下: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啊……

在京剧中,曹操为什么一定要是个白脸呢?(曹操这人太奸诈了。)奸诈是性情,体现在言行上也体现在面相上。为了更直观地表现曹操的这种奸,京剧只能给曹操一个白脸。唯其脸白,才能把他的一个眼神和任何一个细微的表情都展现出来。但同学们觉得京剧中这种图谱化表现出来的曹操性格真实吗?(不真实)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曹操的作品《短歌行》,通过他的作品一起来感受一下这个历史人物的真实情怀。【板书:短歌行】

生展示对作者相关及“行”体裁的特点资料搜集的结果,教师进行总结。

(二)整体感知

1.跟读课文,把握诗句节奏。下面请同学们听录音,轻声跟读,在每句停顿处画上斜线,标明朗读节奏。

2.疏通文意

(1)学生小组合作,结合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自主疏通诗歌意思,并标出疑难之处,讨论,教师巡视点拨。

(2)教师检查自学情况,突破字词上的重点、难点。

老师请同学们把诗歌自由诵读一遍,然后结合课下注释,揣摩诗意。教师走下讲台和学生进行个体交流,了解学生在活动中遇到的问题。

明确:一类是对注释的推究;一类是注释之外的理解。师生共同探讨解决。

3.掌握揣摩诗意的方法

学生提出疑问,教师予以解决,同时总结揣摩诗意方法。教师板书学生疑问。

明确: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从修辞、文化入手,揣摩诗意。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从表达手法入手,理解诗意。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讌,心念旧恩。”从语境语法入手,揣摩诗意。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从使用典故入手,揣摩诗意。

(三)深入研读

1.再读课文,除了刚刚总结揣摩诗意的方法时,体会出的艺术特色,诗中还有哪些艺术特点,请学生独自思考后到黑板列表格。

明确:

表达方式:议论(言志)与抒情有机结合。

语言:简约、含蓄。

写作手法:衬托、用典、起兴。

修辞手法:双关、引用、比喻、设问。

结构:意识流结构、似断似连、回环曲折。

2.老师请一位同学为大家诵读一下这首诗,其他同学完成以下任务。思考,在我们这首诗中,有一种情感反复出现,你能用诗中的一个词来概括出来吗?动笔划出直接体现出这种情感的诗句。

明确:忧。

3.请一位同学把直接体现“忧”的诗句读出来,其他同学思考,诗人忧的是什么?

(1)忧的是人生短暂。(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板书:人生苦短】

(2)忧贤才难得。师生探讨,并找出诗中体现忧的句子。

明确:如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板书:贤才难得】

4.一般来说,忧的情感让人情绪低落,为何同学们在自由诵读的时候,却声音洪亮,情绪昂扬呢?这首诗还表达了曹操心中的什么情感?从哪些诗句可以看出来?

明确:实现理想、抱负和志向的自信豪迈。“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板书:天下归心】

(四)拓展延伸

1.与统一天下的壮志相连的是曹操广纳贤才的胸襟,哪个意象能体现这种胸襟?

明确:山容万物,海纳百川,这种壮景把壮志表现得淋漓尽致。

2.初中我们学过的曹操的哪些诗句展现了他的壮志?

明确:《龟虽寿》中“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和《观沧海》中“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五)小结作业

小结:人生不满百,长存千岁忧。我们忧青春已逝,时光短暂;我们忧生老疾病,亲友故去;我们忧年轻时学业未成,中年时家庭事业不顺利;但这些忧不足以让我们徒然喟叹,只要有壮志雄心,我们还有什么可忧呢?请同学们齐声将课文诵读一遍。在同学们的诵读中,我们结束了课堂的教学,希望同学们在人生的大课堂中有大收获。

作业:可以结合《鸿门宴》相关情节,讨论刘项二人成败与用人态度的关系,引出曹操的用人观。

【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

1.回顾你的教学过程,谈谈你的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参考答案】

我的教学目标是:

1.识记作者的生平概况,识记“行”这一诗歌体裁的特点;能以本诗为例,初步了解曹诗“于悲凉中多有跌宕慷慨之气”之风格

2.学会鉴赏诗歌的一般步骤和方法,能够按照这些方法基本读懂本诗,探讨中体会本诗的艺术特色。

3.体会诗人抒发的人生短暂和求贤若渴的情感,建立功业的矛盾复杂情感。

教学重难点是:

重点:体会诗歌艺术特点。

难点:体会复杂情感,升华自己的情感。

以上是我的全部答案,谢谢考官。

2.简述曹操的相关情况及建安文学。

【参考答案】

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他“外定武功,内兴文学”:统一中国北方;他知人善察,唯才是举;也是建安文学的开创者和组织者。

曹操诗歌现存20余首,大致分为两类。

①有的反映当时社会动乱,军阀混战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如《蒿里行》:“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②有的抒发个人的政治理想和抱负。如《步出夏门行•龟虽寿》:“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建安文学:

建安是汉献帝的年号,建安文学以诗歌成就最为显著,此期许多作品反映当时社会的动乱和人民流离失所的痛苦,体现了要求国家安定统一的愿望和理想。其情调慷慨悲凉,语言刚健有力,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建安诗歌的这种杰出成就和特色,形成后来被称为“建安风骨”的传统。

代表作家:“三曹”:曹操及其子曹丕、曹植。“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幹、阮瑀、应玚、刘桢;七子中成就最高者是王粲。女作家蔡琰(字文姬)。

以上是我的全部答案,谢谢考官。

高中语文《游褒禅山记》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相传王安石推行新法过程中就有“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豪情壮志,而且他这种对待事情的执着精神,坚定不移的意志就如烙印一般体现在我们本文的许多点滴之处。接下来,让我们继续细细品味本文是如何体现他的这一特点的?【板书标题】

(二)整体感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对文本内容有了一个整体的把握,文章前两自然段主要讲了记游的内容,默读全文,回忆一下文章后三个段落讲了什么内容呢?

明确:三、四段是写游洞后的心得;最后一段是记游的结尾,补叙同游者的籍贯、姓名和作记时间,以及作者的籍贯、署名。这是写游记的常用的格式。

(三)深入研读

1.齐读文章第三自然段,联系上下文回答,文章这一部分内容是如何阐发的呢?与前面的什么内容有什么关系呢?

明确:作者根据游华山洞产生的心得感受引发思考,进而分析原因为何会产生这种感受。与文章第二自然段相互照应。【板书:游洞心得】

2.作者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得出结论的呢?

明确:作者通过古人与今人的对比得出结论,古人游览景物时往往有自己的心得体会,是因为他们深入地思考、深入地游览;而今人他们所到达的地方是那些容易的、简单的,对于那些苦难的、有挑战性的地方往往止步,但那些有价值的、非常之观,往往不是那么轻易可得的。

3.自由朗读第三段,并与同桌进行讨论,今人如何才能像古人一样“有所得”呢?这里作者是如何进行论述的呢?

明确:首先,要有志向,矢志不渝的决心。其次,要有充足的体力,身体上为有所得有一个生理上支撑。最后,要借助外物帮助自己,来更好地实现有所得这一目标。然而这三者都具备也没有做到,就不会难过了。在结尾提出“尽吾志”的处世之道。【板书:志 矢志不渝的决心,力 力量充足,物 外物相助。 处世之道“尽吾志”】

4.默读文章第四段,并联系上下文回答,本段讲了什么内容?与前面的内容有联系吗?

明确:作者根据仆碑上的文字发出感慨,与前面第一段的内容相互呼应,与古书的失传相联系,得出“深思慎取”的治学之理。【板书:治学之理】

(四)拓展延伸

学生自由讨论,谈谈学习本文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我们应该如何做?

明确:这虽然是王安石在游褒禅山后所得感悟,但用在我们的学习上也恰到好处。处事方面要做到“尽吾志”,只有认清自己,定下合理的目标,才会有正确的行动方向,实现人生的理想。学习方面要做到“深思慎取”,只有这样才不会犯以讹传讹的错误,有自己的真知灼见。【板书:“深思慎取”】

(五)小结作业

小结:回顾本课所学,学生谈收获,教师总结,结束课堂。

作业:课后搜集王安石其他的作品找来读一读,与同学交流心得体会。

【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

1.请你谈谈对本文的理解。

【参考答案】

《游褒禅山记》不同于一般的游记,本文的重点不是对山水景色进行描绘,而是重在说理,把自己游览褒禅山的景色作为说理的材料及立论依据,意在说明只有那些不畏艰难险阻的人才能够抵达成功,得出“尽吾志”的观点;同时,通过对仆碑,发出“深思而慎取”的治学感悟。

王安石的思想对我们今天仍有借鉴意义,正是当今社会所需要的。青少年学生也应该有一种不畏艰险、积极进取的精神,敢于直面生活中的困难与挫折,奋发向上,对文本的学习可以充分体现语文人文性的特点。由于本文的说理性比较深刻,学生理解起来会存在一定的困难,所以需要老师进行引导。

以上就是我全部的答案,谢谢考官。

2.你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什么?你是怎样突破的?

【参考答案】

我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学习、借鉴因事见理、叙议结合、前后照应的写法。学习作者“尽吾志”的做事态度和“深思而慎取”的治学精神,明白其借鉴意义。

我是通过层层递进的提问来解决我的教学重点的。首先,学生结合书下注释掌握文章每段的段意,对文本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其次,通过提问对每段进行解读,在这个过程中得出作者“尽吾志”的做事原则、“深思慎取”的治学态度,并通过拓展延伸对于本篇文章所涉及的写作手法以及主要观点进行一个总结与升华,引发学生思考,并向作者学习。

以上就是我全部的答案,谢谢考官。


(扫一扫加入滨州中公教育微信)


关注滨州中公教育微信号:bzoffcn,获取相关考试资讯。更多信息请访问滨州公务员考试网

 猜你喜欢

查看更多

 大家都在看

备考公开课
山东公职类备考公开课
点击查看

教师资格<

招考信息

考试公告 报名入口 准考证打印 成绩查询 面试公告 资格认定公告 考试动态 信息汇总

报考指导

阅读资料

考试题库

各项目入口一键直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