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滨州教师资格证面试备考:《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题本梳理_教师资格面试高中语文
题本梳理-高中语文《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一、题本展示分析
1.基本信息: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填充个人信息即可);
2.正文:题目《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内容:梳理两片的内容,整理思路和层意,注意文体类型。
3.基本要求:
①教学内容:体会辛弃疾的词用典的手法。
②教学实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词的节奏和情感;设置活动;根据课程内容,有适当板书。
二、教学目标的确立
1.确立依据
文本特点:依托大量典故,借以咏史怀古;进行自身和历史人物的对比,表现自我情怀和志向。
学生特点:①诗歌采用大量意象和典故,学生生活体验较少,很难把握诗人的思想状况以及众多意象和典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②学生积累的文言知识和语法现象较少,理解文意略有难度。
2.目标展示
知识与能力目标:理解作者生平、写作背景及其诗词大意。
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圈点勾画法加之小组合作探究法,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之上,学会典故的含义和用典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味词人抗金救国、收复中原的热切愿望及壮志未酬的苦闷愤慨。
三、教学重难点的确立
1.确立依据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学生特点:①诗歌采用大量意象和典故,学生生活体验较少,很难把握诗人的思想状况以及众多意象和典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②学生积累的文言知识和语法现象较少,理解文意略有难度。
2.重难点展示
教学重点:学生通过圈点勾画法加之小组合作探究法,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之上,学会典故的含义和用典的作用。
教学难点:体味词人抗金救国、收复中原的热切愿望及壮志未酬的苦闷愤慨。
四、教学思路展示讲解
(一)导入新课
1.以同一类型的文体作品导入。对比: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2.以写作背景导入。背景:闲置已久的辛弃疾不被重用,统治者却独揽政权,轻易冒进,处境孤危之下,他来到京口北固亭,怀古览今,感慨万千。
(二)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纠正关键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2.再读文章,理顺诗词的大概内容和结构层次。(上片赞扬在京口建立霸业的孙权和率军北伐气吞胡虏的刘裕,表示要像他们一样金戈铁马为国立功。下片讽刺刘义隆表明反对冒进误国的立场和态度并借廉颇自喻,表明抗金主张。)
(三)深入研读
1.辛弃疾登上北固亭,极目远眺,想到孙权和刘裕,词人写这两位英雄人物寄托了什么情怀?
明确:作者借以表达自己力主抗金和恢复中原的伟大抱负,同时借古代帝王来讽刺自己半壁江山终究落入金人手中的南宋统治者的屈辱求和的无耻行径。
2.辛弃疾引用宋文帝北伐惨败的故事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结合背景——统治者抗金准备不足,想要仓促北伐,急功近利。作者此时人微言轻,不被重用,一腔热血只能流于悲叹。作者此时用宋文帝北伐惨败的典故,是在借鉴历史,来说明:伐金必须做好准备,不能草率行事。
3.用廉颇的典故,用意是什么?
明确:书写了自己虽有远大抱负,而朝廷却志未酬的苦闷。而这正是全诗的主旨。
(四)拓展延伸
拓展能力方法:诗词文意的缩写和摘取。
(五)小结作业
师生小结:提问学生:通过本文的学习,是否体会本诗的写作特点及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或者梳理板书进行小结。(总结、回顾重难点)
作业布置:首先,熟读并背诵诗文;其次,学生可以将诗词转译为白话文的小故事,讲给同学听。(巩固知识、启发思维)
五、板书设计展示